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在这个视频里, 我们将要了解python 语言的一些基础知识, 包括python 的常量和变量, python 的数据类型, python 的运算符与表达式 以及Python的函数。 Python是一个交互编码的语言, 通过Python的交互命令窗口, 实现编程交互。 我们看一下具体操作: 在windows 的搜索栏里, 输入python。 直接找到并进入python的交互编码界面。 在Python的命令交互窗口里面 输入以下的Python代码。 a 等于-3 我们可以输入a 回车, 看到a 里面现在的内容。 然后我们可以将a 。 加8的值赋值给变量b 。 然后看一下当前b 变量的内容。 这几行代码很简单, 通过常量对变量进行赋值, 将数值存储到变量里。 这里就涉及到Python语言的 常量和变量两个基本概念。 我们的数据总是以常量或变量两种形式出现在程序中。 所谓常量是指 值始终不发生变化的量 通常是固定的数值或字符串,例如45 -30.2001 字符串"hello"、“good” 等都是常量。 所谓变量是指值可以发生变化的量。 在程序中需要指定的名称来代表。 变量由变量的名字, 也就是标识符和变量的值, 也就是它的内容所组成。 回顾刚才我们输入的Python代码, 其中a b 两个就是变量。 -3,8 两个整数就是常量。 Python里的每个变量都需要我们给他一个名称。 这个名称在Python里面也叫标识符。 Python规定 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 并且标识符的第一个字符 只能是字母或下划线, 不能以数字开头。 例如,这里的a1是合法的标识符, 而1a 则是不合法的。 另外,标识符中字母大小写是有区别的。 大写v 开头的Value 和小写v 开头的value 就是两个不同的标识符。 python 是动态语言, 动态语言的变量, 不需要进行数据类型的定义。 也就是说变量的数据类型它是动态变化的。 同一个变量可以赋值不同类型的数据 给它这个变量的类型 以最后一次赋值为准。 我们看一看具体的代码。 例如:刚才的变量a 我们赋值了整数-3给它。 我们输出a 。 可以看到里面是-3。 通过“ type ”命令 可以看一下a 当前的数据类型 返回是i n t 说明它是一个整型 然后我们尝试 将字符串“abc” 赋值给变量a 。 看一下当前a 里面保存的已经变成了“abc” 。 再看一下它的数据类型, 当前的数据类型已经由刚才的i n t 类型变成了s t r , 也就是字符串类型 计算机不仅可以处理数值数据, 还可以处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网页等各种各样的数据。 不同的数据需要定义不同的数据类型。 Python提供的常用数据类型包括: 数值、字符串、列表、元组、集合、字典这6种类型。 这些数据类型将在我们后续的学习中慢慢了解。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Python的运算符与表达式 Python中 对常量和变量进行运算或处理的符号称之为运算符 相应的参与运算的对象 称之为操作数 由运算符和操作数连接而成的式子称之为表达式 例如:这里的表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的 算术运算符,还有包含变量和常量的操作数 在python 里面,算术运算符一共有7个。 他们分别是加、减、乘、除、求余、 幂运算和整除运算 例如:下面的算术表达式中, 7对3求余的结果是一。 10对4进行幂运算的结果就是十的四次方,也就是10000。 Python里面的逻辑运算符,包括与或非三种。 跟数学上的与或非定义是一样的。 Python里面的关系运算符 包括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等于和不等于6种。 要注意的是 为了跟赋值运算符区分开来。 Python用两个等于号表示一个等于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是我们最常用的运算符, Python里面用单个等于号表示直接赋值。 通过与其他算术运算符的搭配, 可以实现7种不同的复合赋值效果。 Python里面的成员运算符是 用来判断一个值。 是否为某个序列的元素。 他只有两个运算符。 in运算和 not in 运算。 运算结果是一个布尔值 表示元素在还是不在序列里。 不同的运算符具有不同的优先级。 其中算术运算符优先级是比较高的, 然后是关系运算符。 而成员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则优先级比较低。 Python的函数 函数是Python语言的基石, 是具有一定功能的代码段。 函数的调用通过函数名实现。 Python自带一些常用的函数。 如求绝对值函数、求和函数。 求最大值和求最小值函数等。 在下面这个表里面 列出了部分Python自带的常用函数。 在我们具体写Python代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 以上就是本视频要介绍的Python语言 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内容比较多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课本和相关资料。